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万祥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U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志刚,黄军,吴国忠
- 上市代码: 301180.SZ
- 注册资本: 400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11-16
- 大股东: 黄军
- 持股比例: 37.32%
- 董秘: 陈宏亮
- 董秘电话: 0512-65698997-806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姚植基、龚徐俊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淞葭路1688号
- 概念板块: 消费电子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AIPC 高压快充 苹果概念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4-04-1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6251581655G
- 法定代表人: 黄军
- 董事长: 黄军
- 电话: 0512-65698997-8069
- 传真: 0512-65698997
- 企业官网: www.wxtech.com
- 企业邮箱: wxzqb@weshine-tech.com
-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淞葭路1688号
- 邮编: 215124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及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产品相关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电子产品、金属制品、汽车零配件、自动化设备、模具;销售:绝缘材料、工业胶带、塑胶制品、包装材料;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道路货物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万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下设重庆井上通、东莞万仕祥、常州微宙电子等7家全资子公司。厂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合计约1100多名。万祥由创业初期的模具制造,已转型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消费电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了包括热敏保护组件、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精密结构件、柔性功能零组件、微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电池壳盖、CCS一体排、钢扎带、软硬巴等日益丰富的产品线。公司始终坚持以品质为核心,以技术为导向,严格管控生产制造流程,坚持对细节不懈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朝着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努力发展。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发展始终立足于锂电池行业,主要聚焦于消费电子领域和新能源动力/储能领域。1.消费电子行业情况在报告期内,消费电子行业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随着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快速落地应用,以及终端设备积极消化库存,加之消费者信心的不断提升,消费电子需求逐渐得到释放。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了7.8%的同比增长,达到2.894亿部;进入第二季度,出货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比增长6.5%,达到2.854亿部,增长趋势为今年的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Canalys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亦表明,2024年上半年全球个人电脑的出货量约为1.2亿台,其中第二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出货量达到6280万台,同比增长3.4%。AI技术作为当前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正成为驱动消费电子持续成长的重要力量。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作为端侧设备,显著受益于AI带来的全方位体验升级,预计这将引发新一轮的换机潮。在智能手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涌现,以及市场需求的复苏,使得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乐观情绪持续上涨。据Canalys的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3%,达到11.8亿部。更重要的是,AI手机将成为未来几年内的主流趋势。从2023年至2028年,AI手机出货量的复合增速预计将达到63%,到2028年,AI手机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量占比将从5%提升到54%。资料来源:Canalys、东莞证券研究所在个人计算领域,随着市场库存逐渐恢复至健康水平,全球PC市场正迎来复苏的曙光。得益于AIPC新品的持续推动,预计该市场将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AIPC凭借其卓越性能,能够流畅运行由本地部署的大模型与本地知识库组合构成的个人大模型,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这种技术不仅提供了出色的用户体验效果,还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根据Canalys的预测,今年全球PC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68亿台,同比增长5.6%。而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AIPC的出货量也将显著增长,预计将达到4800万台,占PC总出货量的18%。展望未来,AIPC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AIPC的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比例将达到40%。这一比例的持续增长表明AI技术在PC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被市场接受的潜力。更远期的预测显示,到2028年,AIPC的出货量将达到惊人的2.05亿台,这表明AIPC正在成为个人计算领域的主流选择。从复合年增长率(CAGR)的角度看,从2024年至2028年期间,AIPC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非常迅猛,预计将达到44%的CAGR。这一增长速度不仅体现了AIPC市场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PC行业将迎来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新时代。总体而言,全球PC市场和AIPC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预计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资料来源:Canalys总体来看,受益于AI技术的赋能、不同细分市场出货量的恢复以及新的换机周期的到来,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呈现出向好的趋势。AI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科技领域的格局。不仅在软件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硬件配套的全面升级。随着AI大模型的运算和AI应用的不断拓展,对于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电源能力以及存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终端设备的芯片、电池、内存等核心零部件,以及结构件、散热等辅助部件都将面临创新和升级的挑战。这种升级不仅是为了适应AI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为了提供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的终端设备,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AI技术的应用在为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创造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将会驱动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新能源动力/储能行业情况在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销量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期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30.1%和32%。这样的增长趋势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5.2%,成为推动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433.9万辆,同比增长了35.1%。同时,出口量也显著增长,达到了60.5万辆,同比增长13.2%。此外,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2024年1月至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的累计装车量达到了203.3GWh,同比增长了33.7%。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在全年内持续,行业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我国已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主战场,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首位,带动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发展。在技术方面,相关软件开发应用不断推陈出新,芯片、传感器等硬件系统也得到了全面发展。L2级自动驾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配置率达到56.2%,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速落地,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商业化试点运营。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创新发展、充换电等配套设施的日渐完善,以及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都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及动力电池的发展。资料来源:新华网综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24年上半年,储能行业依然维持了其高速发展的态势。根据鑫椤锂电研究报告的最新数据,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了126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了40%。与此同时,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也达到了130GWh,同比增长了35%。这一发展势头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推动。首先,储能政策的持续推动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次,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储能系统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此外,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也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数据的统计显示,从2022年开始,每年都有超过4万家与储能相关的企业成立。截至2023年底,中国储能相关企业的数量已经高达16万家。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20万家。企业的积极参与带来了储能电芯市场的快速爆发。然而,短期的市场供大于求现象使得“价格战”越演越烈,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面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据欧洲储能协会的测算,至2030年,欧洲地区需要部署约200GW的储能,即每年新增约14GW。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600GW,即每年新增20GW。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的头部储能产业链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业务布局方向。(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公司的主要业务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动力/储能两大领域,积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布局,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及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产品相关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本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紧跟行业发展动向及客户多样化需求,稳定且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追求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持续前进。本公司在多年市场深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步延伸制造链条,掌握了模具开发、冲压、焊接、模切、电镀、热压、注塑等各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同时,基于对整体工艺的深刻理解,公司自主开发了生产流程自动化系统,构建了兼具完备性、协同性和通用性的制造体系,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精益化生产,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竞争力不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53.1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3.0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64%。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AI赋能终端升级,消费者需求逐步释放,终端去库存逐渐进入尾声,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公司紧跟行业复苏的脚步,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此外,公司微型锂离子电池业务、新能源动力/储能业务处于业务爬坡期,虽然订单量稳步增长,但由于固定资产投入加大,面临着较大的折旧压力,盈利能力尚未得到有效释放,进而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的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1)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产能释放报告期内,公司加快了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推进了产能的释放。苏州二期厂房即将完成验收,为投产做好准备。常州二期厂房和重庆二期厂房已经陆续投入使用,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订单承接能力,从而缓解产能压力。此外,公司积极推进越南工厂的建设工作,建立国际化的生产布局。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不断推进各项项目的进展,持续开拓客户市场,并稳步推进后续设备的采购工作,促进公司产能的逐步释放和实现量产交付。(2)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创新驱动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3,470.70万元,同比增长10.71%,充分显示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投入。公司一直秉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并积极提升自动化生产水平。这些措施不仅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操作风险,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除了在传统优势的笔记本电脑业务上持续投入研发力量外,公司还积极开拓并延伸了相关领域的研发,如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结构件的研发。这一战略举措为公司积累了技术储备,为未来更多领域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将继续保持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3)深化精益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壮大和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程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公司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配置了MES系统等信息化软件设备,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此外,公司全面推进ERP、OA系统等信息化办公软件的应用,以提高公司业务的高效化管理水平。同时,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和管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需求。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精益管理,推动公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以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2.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子类产品和动力/储能类产品。拥有包括热敏保护组件、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精密结构件、柔性功能零组件、微型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电池壳盖/壳体、CCS一体排、软硬连接器等日益丰富的产品线。热敏保护组件、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精密结构件、柔性功能零组件、微型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等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动力及储能赛道,以动力/储能电池壳盖/壳体、CCS一体排、软硬连接器等产品为基点,进一步提高在新能源领域终端市场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竞争力。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如下表所示:3.公司的经营模式本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市场多年,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已形成独立且成熟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盈利模式。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1)研发模式公司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始终秉持“以技术为根基、创新为导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卓越的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理念,紧密跟踪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和及时发现国内外市场现时或潜在需求,密切关注和了解国内外相关精密零组件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发展动态,不断迭代核心技术。(2)采购模式公司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程序遴选合格供应商,并通过技术授权、长期协议、合资合作等方式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以保证原料、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成本竞争力。公司采购模式主要分为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类型。(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依据销售订单来安排生产计划,各生产事业部负责执行具体的生产任务。首先,公司会根据产品的类别对订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分配给相应的生产事业部生产。公司会根据各生产事业部的排产能力来安排具体的生产计划以及执行实施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注重工艺设计、全流程生产管控以及关键工序的复核检验,从而实现对产品高效且稳定的品质管控。此外,公司还设立有质量品质控制部,会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抽样检查和考核,及时提出优化和整改建议以应对生产线出现良品率异常的情况。(4)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会与长期合作的客户定期签订产品销售《框架协议》,约定价格、质量、付款方式和交货方式等主要条款。客户会以订单形式向公司发出其具体的采购需求,并在订单中具体约定产品规格、数量、单价、交货期限等内容,供需双方根据上述协议以及订单约定来安排生产、发货、结算等。销售合同、订单管理、市场开发、客户维护等工作由公司的市场部来具体负责。在开拓新客户和新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采用商务拜访、技术交流以及现有客户推荐等方式,具体如下:①利用各种渠道来获悉客户的具体需求,并通过实地造访的方式与潜在客户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产品设计、技术参数、工艺路线等信息,并根据沟通情况进行新品研发和样品试制,以完全满足潜在客户的需求为基础来获取合作机会;②通过持续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合作过程中得到直接客户及终端品牌商的认可,以此与终端品牌商建立更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得长期合格供应商资格;③与客户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不断拓宽业务领域,深度开发客户,以此提升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或增加销售的产品类别,实现产业链延伸。在成为终端品牌商的合格供应商后,根据终端品牌商对供应链的管控程度,管控程度较高的终端品牌商会根据产品需求安排公司向特定下游厂商交付具体数量、规格型号的产品;管控程度相对较低的终端品牌商主要管控产品规格型号,由直接客户与公司自主安排产品交付。(5)盈利模式公司一路以来的发展围绕锂电池行业展开,专注于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及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产品相关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建立了成熟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模式。与此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产品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公司根据销售预测数据,科学地规划下一年度的产能。通过提前部署各生产基地的产能安排以及原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公司能够精准地做好生产排期,并严格执行。在生产过程中,公司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同时,公司还严格按照计划落实出货,保障了在手订单的顺利交付和货款的如期回收。公司通过长期研发塑造的技术优势,自动化水平提高积累的成本优势,进而持续作用于研发投入力度及市场开拓深度,助力公司形成高效益的盈利模式。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创新、提高自动化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以保持竞争优势并推动公司的长期发展。4.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依托完整的制造体系、高效的客户响应能力、稳定的产品品质等综合优势,公司积累了良好的客户资源,是消费电子及动力/储能电池零组件制造龙头企业。公司的直接客户涵盖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消费电子厂商及动力/储能电池制造商,如新普科技、惠州德赛、宁德新能源、欣旺达以及三洋集团等,产品最终应用于比亚迪、苹果、微软、惠普、戴尔、三星、联想、Meta等知名消费电子及动力/储能电池行业终端品牌。公司凭借优秀的研发及生产实力,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企业”、“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被纳入苏州市“瞪羚计划”企业名录。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消费电子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展现出积极的复苏态势,并且随着AI创新的不断涌现,行业的成长性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在全球范围内,依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了增长。与此同时,根据Canalys及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出货量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达到了6280万台,同比增长了3.4%。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步释放,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复苏的信号。行业的复苏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公司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加强核心产品工艺的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不断完善自动化生产设备,优化供应链。此外,在产业链国际化的趋势下,公司持续推进越南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际客户做好准备。(2)动力/储能业务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需求也持续扩大。这一市场趋势为公司动力/储能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在减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各大主要经济体积极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并出台了鼓励新能源领域的政策。这些政策为公司动力/储能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抓住行业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不断深化技术。在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模具设计与生产方面,公司不断拓展技术领域,建立了高精密度、高一致性的生产工艺。公司掌握了包括稳定防爆、防渗漏、拉伸、热压、热铆、自动装配、智能测试等多项核心技术,为产品的高效生产和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现阶段,经过公司的不懈努力,动力/储能业务的前期业务开拓已初显成效。随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客户和订单的逐步导入,公司动力/储能业务的订单量逐渐增加。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以实现更加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更高的市场竞争力。(3)微型锂离子电池业务公司所生产的微型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体现在产品的复杂制作工艺与较高的技术壁垒,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这些电池可高效地用于各类蓝牙耳机中,包括音乐耳机、睡眠耳机及助听器等,并能够适用于其他日益兴起的新型可穿戴设备产品。2024年上半年度,消费电子行业的逐渐恢复势头,为公司微型锂离子电池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发展机遇。自公司微型锂离子电池实现量产以来,经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迭代创新,产品已逐渐走向成熟与稳定,逐步获得了世界领先的助听器制造商的测试认证。同时,在TWS耳机市场方面,公司也已成功通过森海塞尔、BOSE等头部耳机厂商认证测试,并逐步开始获得量产订单,产品顺利迈入产能爬坡期,订单逐渐增加,并有望在未来持续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黄军 | 149,299,199 | 41.47% |
2 | 张志刚 | 115,430,399 | 32.06% |
3 | 吴国忠 | 49,766,400 | 13.82% |
4 | 苏州市吴中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7,200,001 | 2.00% |
5 | 高清 | 7,200,001 | 2.00% |
6 | 陈国 | 6,912,000 | 1.92% |
7 | 苏州市万谦祥企业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912,000 | 1.92% |
8 | 周金龙 | 6,912,000 | 1.92% |
9 | 苏州市万事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912,000 | 1.92% |
10 | 陈贤德 | 3,456,000 | 0.96%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