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9-12-0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20082446H
  • 法定代表人: CUI SHAN(崔山)
  • 董事长: CUI SHAN(崔山)
  • 电话: 0571-86667525
  • 传真: 0571-81118603
  • 企业官网: www.supcontech.com
  • 企业邮箱: ir@supcon.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09号
  • 邮编: 310053
  • 主营业务: 面向工业3.0+工业4.0全力构建“1+2+N”智能工厂新架构,构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4大数据基座包括设备基座(PRIDE)、运行基座(OMC)、质量基座(Q-Lab)和模拟基座(APEX),基于工业多源数据进行融合训练,建立流程工业高泛化、高可靠的智能引擎,构建AI+数据核心竞争力,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定义和重塑流程工业新形态,深入构建5S线下门店+S2B线上平台的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5S线下门店为客户提供贴近用户的工业领域端到端、门对门专业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或“公司”,股票代码:688777.SH,瑞交所证券代码:SUPCON)成立于1999年,是流程工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遵循“让工业更智能,让生活更轻松”的愿景&使命,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流程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面向工业3.0+工业4.0全力构建“135客户价值创新模式”,以5T技术为支撑,着力打造新一代全流程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工厂操作系统+工业APP”技术架构及流程工业过程模拟与设计平台(APEX)三大产品技术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及“5S店+S2B平台”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助力客户实现“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发展目标。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在油气、石化、化工、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等行业领域,包含全国多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乙烯、百万吨芳烃、大型煤制烯烃等项目,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8万家,在全球成立子公司近40家,并与沙特阿美(SaudiAramco)、壳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英国石油公司(BP)、巴斯夫(BASF)、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泰国电力局(EGAT)、印尼SinarMas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全球高端客户认可。
  • 发展进程: 1999年12月,发行人前身浙江浙大中控技术有限公司系由浙江中控软件有限公司与自然人金建祥、裘峰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并取得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300001006259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控有限股东投入的货币出资100万元已经浙江五联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浙五验字(1999)第374号《验资报告》审验全部到位。2007年10月,中控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以经天健会计师审计(浙天会审[2007]第1807号)的2007年9月30日净资产186,278,654.11元为基数,折合股本7,500.00万股,每股1元,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浙江勤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浙勤评报字[2007]第160号《资产评估报告》,以2007年9月30日为基准日,中控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215,897,233.93元。上述整体变更出资事宜已经天健会计师审验并出具了浙天会验[2007]第101号《验资报告》,并取得股份公司的330000000005204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3年9月15日,公司名称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全称由“ZhejiangSupconTechnologyCo.,Ltd.”变更为“SUPCONTechnologyCo.,Ltd.”。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遭受了逆全球化、通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动荡,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内宏观经济平稳复苏,国家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刺激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公司积极洞察市场机会,引领技术革命,布局全球,深入参与全球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潜心挖掘行业新增长点,重点耕耘工业AI+数据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同时,公司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大降本、提效的管理力度,改善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内部运营稳健性,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在经营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利润均保持较快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25,217.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8%;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51,94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0%。(1)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全力打造AI+数据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44,425.49万元,同比增长9.29%,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45%。公司将基于“AI+数据”的核心理念,将大量的工业数据、工业知识、工业模型、工业经验等进行深度融合,在工业AI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利用最新AI技术对公司产品技术进行重构,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端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顶尖研发人才,重构研发体系,为公司产品创新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报告期内研发人员为2,24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8.60%。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自动化控制及工业AI领域的重大突破。公司深度洞察流程工业客户核心需求,基于深厚的产业实践和技术沉淀,2024年6月在新加坡全球发布会强势推出两款产品:第一款是全球首发的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ControlSystem),构建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控制系统,彻底颠覆延续近50年的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打破了传统物理控制器、I/O模块与机柜群的限制,引领控制系统的革命性创新。第二款是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Time-SeriesPre-trainedTransformer),由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成式AI算法框架,通过汇集不同行业的海量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等融合预训练,学习了工业装置运行的通用规律。通过少量微调或零微调,在不同装置和工况间复用,表现出惊人的跨装置、跨工况的适配能力,大幅提升建模的效率,实现了由一个TPT模型为基座打造一个软件支撑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模式。目前TPT已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相较于传统控制,TPT能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3.1%以上。TPT将破解流程行业从未被破解的工业难题,推动流程工业实现效率革命!(2)持续深耕流程工业,深挖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头部企业优势、多产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优势,并深挖下游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从产品来看,国家积极推进控制系统设备更新,工业企业客户对该政策接受度较高,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相关产品景气度较好,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系统+仪表)共实现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17.65%;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软件+其他)共实现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长3.23%;仪器仪表实现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72.18%。从行业来看,石化、化工行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油气、医药、食品饮料行业景气度较好,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石化行业收入增长26.95%,化工行业收入增长26.03%,油气行业收入增长117.32%,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增长29.23%;主要因优势行业石化、化工的需求依然保持增长,公司深挖了油气、智慧煤矿、白酒等重点新兴行业结构性需求增长机会,为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3)国际业务推进顺利,业绩快速突破48/244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断推进和深化,海外业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公司海外业务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188.22%,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约8.11%。①全球化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国际营销体系着力部署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美洲、日本等地区,公司海外团队近300人,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设立子公司6家,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②海外市场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新签海外合同5亿元,同比增长63.82%。公司与沙特阿美Aramco、德国巴斯夫BASF、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泰国Indorama、马来西亚石油公司Petronas等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日益深化,取得了Pertamina集团CSMS最高级别等级认证并中标其液化天然气(LNG)罐区储罐项目;成功获得沙特阿美Central Warehouse的AMR智能机器人项目,这是继公司与沙特阿美在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达成合作后,双方在机器人领域的又一次紧密合作。公司正在积极寻求全球行业高端产品及技术供应商合作落地,不断拓展国际化生态圈及全球化布局运营能力。(4)全面升级营销服务体系,洞悉客户需求①5S店运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市场营销表现较好,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已覆盖流程工业领域超过3.27万家客户,客户覆盖率进一步上升。公司累计建设完成195家5S店(含海外),深入覆盖全国643家化工园区,不断深化5S店的卓越运营能力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突破高端战略合作客户、大项目,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公司与国家管网、中国能源建设、东明石化、华润、万华化学、湖北兴发、华友钴业、晋能控股、中国中化、五粮液、泸州老窖、三峡集团、天新药业等众多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安全、高效、便捷”的专业服务。②S2B线上平台运营情况S2B业务方面,公司全面部署线上+线下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数智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扩展物流网络建设及流程精细化管理,2024年继续大规模推广500多家大型客户的联储联备合作,无缝衔接客户采购系统,助力客户数字化采购转型。③全面推广会员年费订阅制报告期内,公司推出订阅制软件授权年费模式,工业软件业务正在逐步转型为一定周期内循环收费的模式,旨在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体验,加快工业软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部署效率,为用户提供持续价值服务,同时订阅制模式将帮助公司产生长期稳定的订阅收入及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公司为了持续赋能流程工业战略客户,推出了软件产品的会员年费订阅制,向战略会员客户开放高价值软件包组合,为客户追求高价值高回报提供多样性选择,可为客户实现“软件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软件运维零成本、软件升级无限制、套餐内工业软件产品定期免费上新”等重要价值。这一创新模式旨在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满足长期合作发展的需求,全面促进各类软件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落地,进一步全面赋能流程行业实现“安全、质量、低碳、效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5)培育新兴商业机会,共筑生态融合发展圈①新兴商业机会公司依托在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开辟新行业、新赛道,以最短路线、最快速度、最优方案服务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开拓了机器人、风光制氢、智慧实验室、智慧煤矿、智慧园区、白酒等新业务领域,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培育,各新赛道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部分业务已从孵化阶段快速进入到高速成长阶段。2024年上半年,智慧煤矿业务实现0到1的突破,联手山西金能段王煤业和鹏飞集团打造行业突破性标杆应用;机器人业务高起点发展,成功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加大了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战略投入,以第一大股东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将深入49/244结合AI技术,实现人形机器人及其衍生智能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培育全行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方向的新业务、新技术,助力流程工业打造“无人工厂”新未来。②生态合作公司向全球推出了生态合作伙伴“CLUSTAR·星河计划”,围绕产品技术生态、全球渠道生态、新型服务生态、全域供应链生态、高校科研院所生态诚邀全球伙伴共创未来,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联盟”。报告期内,公司的生态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在与全球合作伙伴增进合作关系的同时,与中国五环、东方电缆、印尼国家天然气公司、中国天辰、浙资运营、迦智科技等国内外众多头部企业新签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发挥各自能力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从而为客户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赋能客户生产运营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6)全方位建设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变革,围绕“揭开运营迷雾,揭开市场迷雾”的目标,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化的中控,如期交付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营、财经、人力等18个数字化项目,全方位提升业务能力。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4.48%,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8.11%,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为0.75,同比增长19.05%,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公司将持续致力于满足流程工业产业的数字化需求,积极探索从自动化、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加速打造“1+2+N”流程工业智能工厂新架构,持续优化完善基于“AI+数据”的新一代中控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赋能用户实现“安全、质量、低碳、效益”的目标。公司将秉承“成为全球工业AI领先企业,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愿景,全面助力流程工业企业从“智能工厂”跨越到“智慧工厂”的变革式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褚健 105,182,907 13.30%
2 杭州元骋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57,275,000 7.24%
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42,494,572 5.38%
4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6,509,375 8.26%
5 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 21,890,000 4.95%
6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 21,875,000 4.95%
7 褚敏 20,623,548 4.66%
8 申万宏源中控技术员工持股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20,436,563 4.62%
9 兰溪普华壹晖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9,544,232 4.42%
10 上海檀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8,471,786 4.18%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