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9-04-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631402444M
  • 法定代表人: 汪超
  • 董事长: 朱付云
  • 电话: 025-58520952
  • 传真: 025-83168160
  • 企业官网: www.yijiahe.com
  • 企业邮箱: info@yijiahe.com
  • 办公地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创思路5号
  • 邮编: 210012
  • 主营业务: 智能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智能化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测绘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消防器材销售;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通用设备修理;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通信设备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桩销售;节能管理服务;汽车销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商务代理代办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嘉和”,股票代码603666)是机器人智能应用服务商,致力于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亿嘉和成立于1999年,并于2018年登陆A股主板,现已在南京、深圳、松山湖、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逐步构建全球化布局。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亿嘉和坚持自主研发及创新,加速布局智慧电力、工业交通、智慧能源、智能清洁、智慧工厂等多行业赛道,优化机器人核心平台,沉淀关键技术能力,逐步实现多行业产品布局。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江苏亿嘉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7月31日,亿嘉和有限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亿嘉和有限全体股东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根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天衡审字(2015)02055号”《审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30日,亿嘉和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55,969,793.12元,按照1:0.8933比例折合股本5,000万元,其余5,969,793.12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亿嘉和有限公司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对应的经审计后的上述净资产作为出资投入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天兴苏评报字(2015)第0026号”《评估报告》,以2015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以资产基础法评估的亿嘉和有限公司净资产价值为62,807,171.97元,增值6,837,378.85元,增值率为12.22%。2015年8月24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编号为“天衡验字(2015)02046号”的《验资报告》,截至2015年8月24日,股份公司已收到全体发起人股东以其拥有的亿嘉和有限净资产折合的实收资本5,000万元。2015年8月25日,公司召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2015年10月15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公司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100631402444M的《营业执照》,企业类型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近年来,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机器人+行业”发展战略,2023年度,在稳步推进存量业务、夯实电网领域发展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增量业务的确定与落实,不断推动传统机器人产品和业务在非电网行业领域的渗透,整体经营情况较2022年有所改善。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订单交付周期等因素影响,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在保持各业务领域投入的同时,公司对各项管理做了优化工作,报告期内费用整体上有所下降,但费用率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净利润为负。公司坚定看好机器人+AI赛道的长期发展,报告期内,继续推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战略,持续深入推动电网、商用清洁、新能源充电、轨道交通等多领域业务全面发展。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1、聚焦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巩固提升技术实力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公司始终坚定地聚焦于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24年上半年工作重点集中于“AI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的深度优化,并成功打通二者链路,进一步完善了插件管理、模型部署等关键应用,实现了从数据标注、图像处理到模型训练及转换推理的一站式服务,显著增强了平台的整合效能。针对此前发布的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LM,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任务的部署,成功实现文生图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图像生成效率。这一成果在对大量图像内容有需求的场景中表现出色,显著减少了人力投入和制作成本。2、稳步推进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系优化,提质增效为满足公司全面发展的战略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运营体系、组织架构与流程等管理体系进行优化,通过精简运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确保关键项目与部门获得充足支持;通过持续推动组织结构改革,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3、积极拓展产品市场,推动执行多领域、多元化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开展产品试点应用、客户开发、渠道建设、市场开拓等工作;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及用户体验,积极探索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多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拓展产品功能及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公司竞争力,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1)电力业务领域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电站无人化、专业化管理、精细化监控、安全化操作、提能增效等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紧跟电力系统发展趋势,持续推动电力市场机器人的研发、升级、应用及服务。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继续保持对巡检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等产品的研发力度,优化相关产品基础硬件和算法能力。通过加强训练和优化部署能力,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质量管控及生产效率,还增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国家电网、光伏储能、轨道交通、石油化工、钢铁炼化、煤炭勘采等多行业领域的合作及应用探索,进一步推动传统机器人在各行业领域的复制,加快机器人应用拓展。(2)智慧共享充电业务领域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享充电事业部聚焦于共享充电机器人系统的深度研发,致力于通过持续迭代软件系统与硬件设施,实现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同时,紧抓市场动态,构建了以高效运营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综合系统,即“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借助数据互联互通技术,实时发布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涵盖设备监控、充电管理、费用清分、数据分析等全方位功能,为用户及运营商提供透明、高效的运营支持。同步优化用户手机小程序功能,集充电站查询、便捷充电、预约服务及移动支付等功能于一体,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充电流程,提升了服务便捷性。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拓展共享充电业务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已在苏州、无锡、北京、南京、银川、绍兴、上海、青岛等多地建设投运,所覆盖的场景包括居民楼、酒店、综合办公楼等多个领域。(3)商用清洁业务领域自公司于2023年正式发布商用清洁机器人以来,公司全力拓展客户及渠道资源,在国内与海外市场并行布局,截至目前,已成功搭建国内及海外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参加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CCE)、INTERCLEANCHINA重庆国际清洁与维护展览会、ISSA北美清洁展、IntercleanAmsterdam2024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清洁与维护展等国内外大型展会及论坛,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的品牌及市场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在日本、法国、瑞典、新加坡、美国、瑞士、斯洛文尼亚等海外市场已有产品交付,国内市场在南京、深圳、广州、重庆、东莞等地区的多个场景中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挖掘更多商用清洁场景需求,布局微型商用清洁机器人,以进一步丰富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产品线,旨在满足办公场所、酒店客房以及部分娱乐场所的保洁需求。在移动机器人技术平台的完善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实现闸机梯控模组的技术自主化,借助软件系统的升级,核心产品线引入了AI辅助避障、自动分区以及动态地图等功能。(4)轨道交通业务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产业及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替代或辅助人工进行列车运检,轨道交通运检的智能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2023年推出的车辆检测机器人,目前已在南京、无锡等地铁公司进行试点、应用。报告期内,宁和智能对车辆检测机器人进行了迭代开发工作,升级后的新一代车辆检测机器人TR100在运动性能、运动导航、机械臂运动、以及图像识别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整体巡检效率相对于前一代产品也实现了有效提升。新一代车辆检测机器人产品,目前也已启动项目应用和试点工作。4、持续完善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始终围绕满足客户需求,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不断夯实质量根基、建立并持续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交付运维及供应链系统等方面持续开展质量培训、质量专项提升活动,实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同时,公司通过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采用项目和设备档案两条线索,整合各业务领域资源,记录和管理各业务领域运行数据和过程信息,实现对营销、研发、工程、生产的统一管理,提升公司流程优化和管理水平,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朱付云 49,145,400 23.80%
2 南京瑞蓓创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25,500,700 12.35%
3 浙江君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君弘钱江二十六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2,183,000 5.90%
4 南京瑞蓓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10,800,000 20.52%
5 上海诗洁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4,500,000 8.55%
6 张静 4,000,000 7.60%
7 许春山 3,300,000 6.27%
8 兰新力 3,300,000 6.27%
9 江苏华泰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2,623,708 5.00%
10 赵伟 500,000 0.95%
企业发展进程